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地理學與科學技術研究
Geograph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開課學期
104-2 
授課對象
理學院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授課教師
洪廣冀 
課號
Geog5096 
課程識別碼
228 U316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地理405 
備註
總人數上限: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42Geog5096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各位好:

如果你看到這段文字,表示你對這門名為「地理學與科學技術研究」的課程有些興趣。我是洪廣冀,2013年於哈佛大學科學史系取得博士學位,其後一年多的時間則在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梭尼恩研究院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以及英國劍橋的李約瑟研究所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做博士後研究,2015年八月起正式在臺灣大學地理資源學系教書。透過這堂課,我希望與各位分享過去幾年從事「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與「科學知識之地理學」(historical geograph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的研究心得。

這是我第二次開這門課。去年,當我第一次開這門課時,我的重點在於不同分析取向 (如科學知識社會學、行動者網絡理論) 間的區辨。儘管與同學一同在眾多術語間掙扎的經驗讓我收獲良多,我卻逐漸體認,或許我們可以多念些故事,關於「有血有肉的個人、如何在深陷著的文化與社會脈絡中、掙扎地地回答「自然是什麼?人類在自然中的位置又是什麼」」這樣的故事。在這樣的思考下,我撤掉去年的課綱,並選了我個人最熟悉、也是在眾多科學中最擅長說故事的一門科學:自然史。在十八週的時間中,我們會讀很多故事—從「所謂的『科學革命』」到「二十世紀中期的科學家如何把田野變成實驗室」;從「西元前的中醫與希臘醫學的分歧」到「民國時期的中醫如何回應西醫的挑戰。這些故事的作者,如Steven Shapin、Martin Rudwick、Andrea Wulf、雷祥麟、李尚仁、栗山茂久等,都是當代科學史研究界相當重要的說故事者。透過仔細閱讀他/她們的著作,我們對於「什麼是科學史」更深刻的體認。正如陳恒安老師在《20世紀後半葉台灣演化學普及知識的思維樣式》(2009) 中指出的,至少在中學階段,當觸及科學史時,我們的教科書編纂者似乎預設著如下的專業分工:當在處理科學觸及的社會與文化面向時,由社會科的編纂者負責;當處理科學觸及的真理面向時,負責自然科的科學者則認為是她/他們責無旁貸的任務。從科學史的發展來看,這樣的預設實際上反映出1930年代持續至冷戰結束之「內部主義—外部主義」 (externalism-internalism):即在探討科學家如何取得改變人類文明之偉大成就時歸功於科學知識的獨特性,反之則歸咎社會因素。本堂課的目的,即是在介紹科學史研究者如何挑戰這樣的內/外部分工,從而讓修課同學們可以寫出屬於自己的、在地的、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 2010年出版的Never Pure論文集中,Steven Shapin回顧近四十年來科學史與科學知識社會的發展軌跡,認為其特色可以「放低聲調」(lowering the tone) 一詞概括。科學史研究者一度是相當「高調」的,Shapin指出,如科學史奠基人之一的George Sarton便認為科學史研究的目的便是在彰顯一小群能憑己身之力參破自然真理的「英雄人物」。在這篇堪稱其職業生涯之暫時總結的文章中,Shapin引用社會學者Max Weber著名的 “Science as a vocation”一文,認為科學史研究者應致力於寫作豐富、細緻且在地的故事,且將這樣的書寫視為其專業的「高貴天職 」(noble calling)。如果你/妳喜歡讀故事、聽故事與寫故事的話,歡迎加入我們。

廣冀 

課程目標
見「課程概述」 
課程要求
1. 修課者須閱讀每週指定讀物,繳交500字左右的摘要,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30%)
2. 每位修課者須負責二至三次的導讀 (20%)。
3. 每位修課者須撰寫10至15頁的期末報告,並為該報告製作三分鐘的 “trailer”。(5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見「課程進度」。 
參考書目
見「課程進度」。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5  課程介紹:
洪廣冀,〈論科技研究中的地理轉向〉(審稿中)。  
第2週
3/03  主要取向介紹:
吳嘉苓、傅大為與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社會》(臺北:群學,2004),〈給我一個實驗室,我將舉起全世界〉,頁219-264;〈社會世界、行動者網絡與爭議〉,頁265-330。
吳嘉苓、傅大為與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性別》(臺北:群學,2004),〈卵子與精子:科學如何建構一部以男女刻板性別角色為本的羅曼史〉,頁199-224。  
第3週
3/10  所謂的科學革命:
史蒂文.謝平著、許宏彬與林巧玲譯,《科學革命:一段不存在的歷史》(臺北:左岸,2010),〈導論〉,頁16-33;〈第一章:他們知道了什麼〉,頁34-89;〈第二章:他們怎麼知道的〉,頁90-145。 
第4週
3/17  什麼是「科學事實」I :
史蒂文・謝平與賽門・夏佛著、蔡佩君譯,《利維坦與空氣泵浦》(臺北:行人出版社﹐2006),〈第一章:認識實驗〉,頁3-30;〈第二章:眼見與相信〉,頁31-110。 
第5週
3/24  什麼是「科學事實」II:
H. J. Cook, Matters of Exchange: Commerce,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Chapter 1: Worldly Goods and the Transformations of Objectivity,” pp. 1-41.  
第6週
3/31  自然史的「文化」:
N. Jardine, J. A. Secord, and E. C. Spary, Cultures of Natural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Chapter 9: Carl Linnaeus in His Time and Place,” pp. 145-162; “Chapter 10: Gender and Natural History,” pp. 163-177; “Chapter 11: Political, Natural and Bodily Economies,” pp. 178-196. 
第7週
4/07  自然的「歷史」:
M. J. S. Rudwick, Earth's Deep History: How it Was Discovered and Why It Matter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4), “Introduction,” pp. 1-8; “Chapter 1: Making History a Science,” pp. 9-30; “Chapter 2: Nature’s Own Antiquities,” pp. 31-54.  
第8週
4/14  「歷史的」自然:
A. Wulf, The Invention of Nature: Alexander von Humboldt's New Worl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15), “Part II: Collecting Ideas,” pp. 51-110.  
第9週
4/21  達爾文「革命」:
愛德華.拉森著、陳恒安譯,《了不起的演化論》(臺北:左岸,2012),〈第三章:達爾文主義的興起〉,頁89-110;〈第四章:推崇自然主義〉,頁111-134;〈第五章:演化主義的興起〉,頁135-162。 
第10週
4/28  帝國的自然:
J. Endersby, Imperial Nature: Joseph Hooker and the Practices of Victorian Sci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Chapter 5: Classifying,” pp. 137-169; “Chapter 6: Settling,” pp. 170-194.  
第11週
5/05  當代的自然史:
R. De Bont, Stations in the Field: A History of Place-Based Animal Research, 1870-193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Chapter 5: Plon: A Lake Microcosm,” pp. 117-146; “Chapter 6: Rossitten: Moving Birds,” pp. 147-174.  
第12週
5/12  中西方自然史傳統的分歧:
S. Kuriyama,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New York: Zone Books, 1999), “Part II: Styles of Seeing,” pp. 111-194.  
第13週
5/19  本草與自然史I:
C. Nappi, The Monkey and the Inkpot: Natural History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in Early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nterlude: Here Be Dragons: A Reader’s Guide to the Bencao gangmu,” pp. 50-135. 
第14週
5/26  本草與自然史II:
F. Marcon, The Knowledge of Nature and the Nature of Knowledge in Early Modern Japan (Chicago;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5), “Part II: Ordering Names,” pp. 51-110. 
第15週
6/02  西方自然史在東方I:
李尚仁,《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 (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2),〈導論〉,頁8-22;〈第二章:大清帝國的海關醫官〉,頁55-108;〈第三章: 熱帶醫學的突破〉,頁109-149。 
第16週
6/09  西方自然史在東方II:
F-t Fan, British Naturalists in Qing China: Science, Empire, and Cultural Encounter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art I: The Port,” pp. 11-60.  
第17週
6/16  西方還是東方?
S. H-l Lei, Neither Donkey Nor Horse: 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4), “Chapter 1: Introduction,” pp. 1-20; “Chapter 4: Imag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1890-1928,” pp. 69-96. 
第18週
6/23  我們從未現代過?
布魯諾.拉圖,《我們從未現代過》(臺北:群學,2012),〈第一章:危機〉,頁57-78;〈第二章:憲章〉,頁79-140。
W-y Lin and J. Law, “We Have Never Been Latecomers!? Making Knowledge Spaces for East Asian Technosocial Practices,”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9: 2 (2015), pp. 117-126.
W-y Lin and J. Law, “A Correlative STS: Lessons from a Chinese Medical Practic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44: 6 (2014), pp. 801-824.